WEDCV155VD5RRV515DV

 

... 一個人活得成功還是失敗,歸根結底取決於自己,取決於內因。 雖然說外因,環境和誘惑等東西也會對人造成影響,但是,如果內因堅持不動搖,始終堅持做「對的事」,那就不會因為外因而受到負面影響。 昨天我們講所謂的「婚後誘惑」時也提到了這方面的問題,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面臨各種誘惑,而且所面臨的誘惑很多時候跟人的慾望掛鈎,這種情況下,能管住自己的人和管不住自己的人,結局肯定不一樣。 能管住自己的人,不會輕易被慾望所支配;而管不住自己的人,則很容易被慾望所支配。很多背叛婚姻的人都是如此,管不住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慾望,經不住誘惑,結果犯了大錯。 下面這個女人的閨蜜,就在婚姻中遭遇了這樣的問題,犯錯的人,背叛婚姻的人不是她,而是她老公,我們具體來看看咋回事。 ... 老師: 我想跟您說說最近我身邊發生的一件很狗血的事,雖然我不是這件事的當事人,但是和我也有關係,光是作為旁觀者,我就覺得很痛心了,更不要說我閨蜜作為當事人了。 我閨蜜和她老公是通過戀愛結婚的,她老公我也認識,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他們的感情很好,沒見出過什麼問題。 可是,結婚後,不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兩個人的關係明顯有了隔閡。我之所以知道這個事實,是因為有一天我閨蜜跟我傾訴說,「他變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總感覺他對我比以前冷淡了很多。有一件讓我很寒心的事是,我讓他幫我交個話費,他都不願意,以前完全不存在這種事。」 當時這一切都只是她自己的猜測,她自己都沒有證據,我一個外人更是無從得知她老公是不是背叛了婚姻。 後來我閨蜜之所以會發現她老公背叛婚姻的事實,是無意中在她老公車裡看到一張購物小票,買的是一個上萬塊的名牌包。 ... 她當時忍著沒發作,沒跟她老公對質,而是在暗中偷偷觀察,很快就摸清了他老公的底,在他手機里看到了證據,確定他背叛婚姻的事實,而且連對方叫什麼名字,在哪裡工作都調查清楚了。 有一天她突然問我,「你們公司里有沒有一個叫張X的女人?」 聽我說有之後,她說,「那就沒錯了,就是她,我確定了我老公背叛了婚姻,他都不願意給我交話費,卻給這個女人買上萬塊的名牌包!」 我當時很震驚,她說的我那個叫張X的女同事,是出了名的DF。在我閨蜜跟我說之前,公司就有人傳言她被人BY了。因為她一直做這種事,所以對我來說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可沒想到這次跟她在一起的男人竟然是我閨蜜的老公。 ... 那個女同事曾經在喝多了酒之後說過這樣的話: 想讓男人心甘情願花錢,就要抓住他的這個「弱點」:不停地讚美他,肯定他,尤其是他在別人面前被否定的部分,然後趁機給他一點甜頭,一直吊著他的胃口,這樣的話,他就會乖乖為你花錢。 毫無疑問,我閨蜜的老公也中了她的計,因為相比之下,我閨蜜是個對婚姻要求很高的人,肯定在婚姻中有過嚴格要求她老公的時候。很明顯她老公是不知好歹,把我閨蜜的好意當成歹意,結果被我那個女同事一肯定,就中招了。 我把這些跟我閨蜜說了之後,我以為她會找我那個女同事算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肯定無法袖手旁觀,還有可能會波及到我的工作。 但我閨蜜還算冷靜,她沒有這樣做,而是用離婚的方式報復了她老公。 ... 之所以說離婚是對她老公的報復,是因為:她老公其實並沒有多了不起,他們的婚房和車子都是我閨蜜的婚前財產,她老公靠自己根本沒辦法養活那個女人,而且那個女人只是把他當備胎,他們早晚會散夥。 雖然報復是報復了,我那個女同事也趁機跟我閨蜜的前夫分手了,但這件事讓我閨蜜很受打擊:「我那麼好的條件,對他那麼好,最後卻輸給一個XS,在抓住男人心方面竟然還不如那樣的一個女人,真的感覺自己好失敗!」 其實我不認為我閨蜜活得很失敗,只不過是她沒有遇到對的人而已。她如果提前關注下她前夫是否能經得住誘惑,或許就可以早一點避免悲劇的發生了! ... 說一千道一萬,感情的事還是得願賭服輸! 上面那個女人的閨蜜身上發生的事,雖然從結果往前推演,可以看到很多問題,但是,感情的事,如果只是從結果往前推,沒有太大的意義,真正有意義的在於:一段感情開始之前和開始之後,這兩個時間點能把握好,才能讓感情相對穩妥一點。 我們昨天在講「婚後誘惑」的時候也提到了: 如果兩個人在婚前就能夠在原則和立場上達成一致,遵守「先來後到」,始終如此的話,基本上就可以無懼任何誘惑,反正彼此都不會動搖。 這項工作看似很不起眼,但是做和不做區別很大。如果婚前沒有過這方面的溝通,那彼此心裡就不會有相應的心理暗示和明確的界限,面對誘惑的時候就更有可能動搖。 其實不管婚前做不做鋪墊和溝通,說一千道一萬,感情的事還是得願賭服輸,因為每一段感情,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都存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變數。即便你婚前做了鋪墊,也有可能遭遇背叛,只不過相比之下,提前做準備會讓你活得安心一點。 無論如何,婚姻中出現了背叛,這種事已經發生了,你不接受也得接受,不願面對也得面對,這種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的勇氣和態度,就是願賭服輸。發生了什麼事,就在什麼事的基礎上繼續自己的人生就好。#情感#

 

 

OKAPI 推薦

  •  

    文/朱怡康2017年05月15日

    《偏見地圖》作者楊科.茨維可夫 在「地球是圓的」變成天文學正解之前,地圖勾勒的不只是現實中的相對位置,更反映出精神上的理想世界,例如耶路撒冷必須位在世界中心,又例如依照基督教地形學,世界應該長得像聖體櫃。科學勘測當然好處多多,可是把玩地球儀或許有助於記憶各國方位,卻絕對看不出它

內容簡介

  從地圖看歷史──第一本全方位、最完整的地圖文明史
  從亞歷山大圖書館到Google Maps,從石刻地圖到GPS定位系統,
  地圖是如何反映歷史、影響文化,見證變遷和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古希臘人如何得知世界有多大?
  托勒密後的黑暗中世紀,如何藉由印刷工藝「文藝復興」?
  瓦爾德澤米勒地圖的十二板塊,說明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場騙局?
  在平面上呈現弧形表面,麥卡托如何成為現代製圖之父?

  當Google Maps掌握了定義和呈現世界的權力,我們的未來要往那裡去?

  想像一個沒有地圖的世界,人們如何旅行?現在手機裡有地圖,電腦上有Google Maps, Facebook的出現更繪出一幅新的社群圖譜──數位革命對地圖的改變遠超過各時期所有地圖學的總合。讓我們回到一萬四千年前,穴居人首次在石頭上刻下地圖開始,是否地圖的產生──甚至啟動了人類大腦的擴張與發展?

  關於地圖的事實代表一本世界演變史:西元前的扁平世界,中世紀的宗教奇想,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十六世紀晚期的三角測量、十八世紀的經度確立、二十世紀的飛航與空中觀測。到了今日,拜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導航之賜──世界的中心不再是耶路撒冷或是帝國首都,我們開始Me-Mapping──從自己的位置規劃路線。走到哪裡,「你」就是地圖,就是世界旋轉的樞紐。地圖確實描述每個時代對世界的看法,掌握你我之所以為人的線索,並反映出發現與好奇,衝突與毀滅──也標記出權力的更迭。

  地圖即故事,地圖即生命。地圖的力量能迷惑、能振奮、能煽動,能無聲傳遞迷人的故事,講述我們曾經經歷以及即將前往之處。作者以其獨特的眼界,解說地圖如何表達、又如何巧妙在時間長流中重塑了歷史。地圖在這本書中,不僅是用來觀察周遭世界的跳板,還反映出更具定位的自己。

  (如果蘋果公司讀過這本書,應該就不會在地圖軟體上跌了這麼大一跤。)

本書特色

  1. 一場想像大展:橫跨一萬六千年,超過130張地圖,內容包羅萬象
  古希臘損毀已久的世界圖像、世界各地大學的馳名珍藏、大英圖書館令人讚嘆不絕的珍品、來自世界各地的稀世文物,包括手稿、航海圖、地圖集、螢幕截圖以及手機App。

  2. 地圖嚮導帶路:介紹史上留名的偉大製圖家,和鮮為人知的地圖奇人
  自吹自擂的商人、吹毛求疵的測量員、天馬行空的哲學家、一擲千金的收藏家、不可輕信的航海家、初出茅廬的地球儀匠、緊張兮兮的館長以及貪得無厭的征服者。還有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托勒密、馬可波羅、邱吉爾和印第安納瓊斯。

  3. 資料無所不包:新奇詭異的地圖和前所未聞的地圖軼事,都在「地圖大小事」單元中
  藏寶圖、龍出沒地圖、謀殺案地圖、火星上的地圖。窮人與富豪地圖、電影地圖與藏寶地圖、獵捕章魚用的地圖、非洲詐騙地圖、南極洲地圖,還有那些烏有之地的地圖。

深度推薦

  【PChome Online 董事長】詹宏志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洪致文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執行長兼總編輯】李永適
  【文化評論家】南方朔

專文推薦

  【作家】張國立
  【文史工作者、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國際盛讚

  作者憑藉他對地圖的熱情,在這本書中帶領讀者沿著每一張地圖開啟一片嶄新的視野。──今日美國報

  作者連結了古老的地圖藝術和現代科學的製圖法,滿足地理迷無盡的需求,每位讀者都可以從中學到關於地圖的他種知識。這本書扮演了唯一的橋樑。──匹茲堡郵報

  這是一本傑出的地圖作品,好看又有趣。──華盛頓郵報

  面對「地圖」這種可能極度無聊、只有少數人有興趣的主題,作者竟然有能力寫出這樣一本有熱情、有內容,但又不枯燥的好書。《地圖的歷史》是一本珍貴的好書,有趣、機智,讓人忍不住一頁一頁看下去,純粹就是好看。──西雅圖時報

  這本書紀錄了自古以來關於地圖的奇聞軼事,同時探索地圖是如何形塑人類的文化。──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作者的新書記錄了地圖史的演進,以及為何地圖在人類生活中扮演如此關鍵的角色。──閣樓雜誌

  個性,軼事,地圖珍品,作者從人類的角度解讀地圖,才使這本書這麼好看,如此有可看性。──書評網站BookPage.com

  作者的寫作高超,書中所佈下的懸疑點,讓每一個章節讀起來就像在看一個精彩的短篇故事,或是懸疑短篇。這本書無所不包又藏有深度。──美國史密森尼雜誌

  這是一次對地圖羅曼史的精彩進擊,也是一個關於地圖完美而有趣的展演,不斷刺激著我們的想像力。──科克斯書評

  充滿啟發性,而且完全無法停止閱讀,作者學識的程度和廣度十分驚人,而機智的文筆讓本書像是一本歡樂的文學指南。──書單雜誌

  讀者將會從一萬六千年的地圖歷史中得到極大的樂趣。──圖書館期刊星級評論

  精彩萬分,如果漫遊世界是你生命的燃料,那就讀下去吧!──美國科普作家戴瓦•梭貝爾(Dava Sobel)

  如果想找人寫出我們對地圖的熱愛,除了賽門.加菲爾之外不會有更好的人選。他是一個大師,混合了地圖的奇聞軼事和他活靈活現的文筆,引人入勝。──英國Condé Nast Traveller雜誌

  實在太扣人心弦了!──英國每日郵報

  作者極有天賦,能把他對地圖深度的熱情和吸引讀者的能力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泰晤士報

  《地圖的歷史》將帶領你到嶄新的世界遨遊,帶著遠古的地圖描繪出帝國的興衰,真的是一本傑出的好書。──英國獨立報

  作者讓他豐富又專業的研究自己說話,藉此幫助讀者發現生活中微小的事物是如此重要、有價值又美好,這已經超越地圖這個工具本身的意義了。──英國每日電訊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賽門.加菲爾(Simon Garfield)


  生於英國,是一位記者同時也是作家。他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早年曾為BBC寫過紀錄片劇本,也替英國獨立報、觀察家報等媒體撰文。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很著迷於地圖。除了《地圖的歷史》之外,還有《工業的黑暗》(The Dark Side of the Industry)、《淡紫色──改變世界的顏色》(2002,商周出版)等多本頗具盛名的著作,2010年的作品《字體故事:西文字體的美麗傳奇》(Just My Type)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更以《純真的盡頭:AIDS在英國》榮獲毛姆獎。

譯者簡介

鄭郁欣


  師大譯研所畢,喜歡想像、喜歡文字、喜歡講故事的兼職譯者。

目錄

推薦序|天堂般美好的科學 謝哲青
推薦序|地圖指引的是夢想 張國立
序|致地圖之愛 戴瓦.梭貝爾(Dava Sobel)
引言|自己形成的地圖

第一章|天才知道的事
古希臘人──埃拉托斯特尼與托勒密──最初如何測量出世界的大小與形狀,並找出我們所在的位置。

第二章|出賣世界的人
英國最珍貴的地圖寶藏──中世紀世界地圖──為了整修漏水屋頂而被送到拍賣會的那一天。

【地圖大小事】時值一二五○年,你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嗎?

第三章|成形中的世界
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世界──極地現身。

【地圖大小事】這裡有龍

第四章|威尼斯、中國與訪月之旅
義大利人如何成為世界第一的製圖者,然後是德國人、荷蘭人。一名威尼斯修士如何發現東方之謎,最後落腳於月球。

第五章|神祕的文蘭島
古斯堪地那維亞人是否在哥倫布之前就抵達美洲並繪製成圖?或者這是最耐人尋味的地圖偽作最美好的時刻?

第六章|歡迎來到亞美利戈
托勒密於歐洲再現,美洲錯以他人為名。

【地圖大小事】加州是個島

第七章|麥卡托地圖好在哪裡?
世界於一五六九年時的模樣──時至今日,即使是聯合國也仍然偏好波斯特爾正方位等距投影。

【地圖大小事】保持沉默:德瑞克的銀之旅

第八章|世界盡在一書
地圖集於十七世紀的荷蘭蔚為風潮,《泰晤士報》也採行了地圖集,之後成為政治宣傳工具。

【地圖大小事】獅子、老鷹與傑利蠑螈

第九章|繪製一幅城市地圖(沒有摺來疊去)
倫敦也有地圖風潮,是街道圖的先鋒者,而約翰.歐杰拜在《大不列顛地圖集》裡畫出了每一條主要道路。

第十章|英國地形測量局六則漸趨協調的故事
詹姆士黨叛亂促使英國創立地形測量局,廣及印度。不過野餐區的代表符號是什麼?

【地圖大小事】十九世紀的謀殺案地圖

第十一章|傳奇的空山山脈
一座無法通行的山脈綿延再綿延,直到一位法國軍官發現它根本不存在。

【地圖大小事】班傑明.莫雷爾的騙局真相

第十二章|霍亂與遏止它的地圖
地圖在尋找疾病成因中所扮演的角色。

【地圖大小事】與柏克及威爾斯一起穿越澳洲

第十三章|金銀島:「X」表示寶藏在這裡
文學與生活中的藏寶圖。

第十四章|世界上最糟糕的旅程,前往最後畫上地圖的地方
探險家們如何不靠地圖找到南極,然後以自己的家人、朋友與敵人為之命名。

【地圖大小事】查爾斯.布思認為你品行不端

第十五章|皮女士與A到Z地圖
以走過倫敦兩萬三千條街道而聞名的女士,實際走過的路也許要少得多。

【地圖大小事】最大的地圖:貝克的倫敦地鐵路線圖

第十六章|一手掌握的地圖:旅遊指南簡史
穆雷與貝德克爾的精美摺頁圖讓位給另一個製圖黑暗時期。

【地圖大小事】巴利無法摺疊的地圖大小事

第十七章|北非諜影、哈利波特,以及珍妮佛.安妮斯頓住的地方
布偶能靠地圖完美往來於各地,而我們能悄悄跟蹤大明星。

【地圖大小事】一場刺激逐兔的化裝舞會

第十八章|如何製作巨型地球儀
從零開始……當你原本是保齡球館老闆。

【地圖大小事】邱吉爾的地圖室

第十九章|最大的地圖商,最大的地圖賊
地圖有多麼誘人──吸引的都是什麼樣的業者和小偷?

【地圖大小事】女人看不懂地圖。噢,真的嗎?

第二十章|把車開進湖裡:衛星導航系統如何將世界裝進盒子裡
我們學著去看史上最無聊的飛行電影──憑藉全球定位系統,荷蘭人再次掌握世界地圖霸權。

【地圖大小事】火星運河

第二十一章|過關前進直往無界天際
地圖是遊戲,從拼圖到《戰國風雲》,以及電玩可能是製圖未來的理由。

第二十二章|繪製大腦圖
計程車司機對神經科學的貢獻。

尾聲|即時且不間斷,無處不在的自我地圖
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一切。

謝詞

 

推薦序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洪致文


  地圖是空間與人類之間,一種巧妙的連結。透過地圖,我們可以理解空間上的種種事物,也可以想像、甚至幻想空間的可能樣貌。追尋《地圖的歷史》,讓我們理解了人類與空間這種微妙關係的歷史演進,不止增加對於空間的理解,也更能探索人類是如何去描述空間、思考空間與想像空間。

推薦序2

天堂般美好的科學 【文史工作者、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我還是小伙子時,對地圖懷抱著無比的熱情。我時常目不轉睛地盯著南美洲、非洲,或者是澳洲看上好幾個鐘頭,沉浸在探險的榮耀之中。那個時候,我們的世界還有許多未知的空白,而且每個空白都如此的誘人。當我看到地圖這塊迷人的未知時,我就會用手指著它說:『等我長大了,我要去那裡!』」
-康拉德(Joseph Conrad)・《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二○一三年暮春,我動身前往奧地利,拜訪這座由哈布斯王朝打造的巴洛克之都維也納。位於市中心舊城區的國家圖書館(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全世界最雄偉瑰麗的圖書館建築。歷經千年蒐羅,從托勒密王朝亞歷山大圖書館莎草紙祭祀儀式目錄,七世紀拜占庭皇室御用日禱金頁書,九世紀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手工製作的緻密畫捲軸、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師歌川廣重(うたがわ ひろしげ)仙鶴堂版《東海道五十三次》版畫,到最新一期《費加洛報》社論的Snapshot影像檔案… 應有盡有。手稿、古本和珍本、樂譜、繪畫、圖表、照片、簽名和海報,以及世界語和其他語言的著作,這些收藏品是為了科學研究。擁有七百四十萬件文物及典籍收藏,賦予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強烈且無可言喻的存在感。

  我拜訪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為的是在中央大廳(Prunksaal)所展出的一張極其特殊的地理文獻:長六・七五公尺,寬三十四公分,由十一張羊皮所拼接而成的《普丁格地圖》(Tabula Peutingeriana)。《普丁格地圖》是已知現存最古老的羅馬帝國地圖,最西從大西洋岸的海克力斯之柱──也就是今天伊比利半島南端直布羅陀巨巖(Rock of Gibraltar),一直到最東端的印度河流域及斯里蘭卡,是當時西方文明所認識的世界全貌。

  不過,由於《普丁格地圖》並不是根據嚴謹的工程測量數據來繪製,因此在空間比例上有嚴重失真,羅馬人所熟悉的地中海世界就佔去地圖的百分之七十九,其他像是阿拉伯半島、印度次大陸與中國只佔地圖百分之二十左右。儘管如此,它仍是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獻之一。《普丁格地圖》用黑色來書寫城市與地名,聚落與聚落之間以紅線聯結,代表陸地交通。黃色描摹陸地,海洋河川與湖泊則使用群青與孔雀石綠來表示。重要的地方與場所,則利用特殊的符號來標示,例如帝國首都羅馬、君士坦丁堡與安提阿,即使是第一次閱讀《普丁格地圖》,也可以迅速在密密麻麻的記號書寫中找出它們的所在。

  《普丁格地圖》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的精確性,因此,旅行者是不使用它來進行實務操作,《普丁格地圖》反映了羅馬人的世界觀。通過地圖的勾勒,我們看見了帝國疆域與霸權中心的圖像論述,簡單幾筆,就界定了羅馬人與外邦人的區別。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印證了「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古諺的真實性。二○○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普丁格地圖》登錄為《世界記憶計劃》(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的保存名單。

  我被《普丁格地圖》的簡單與美好深深地吸引,實際上,人類運用圖像來紀錄空間資料的歷史相當久遠,早在世界還没有名字,人們還需要用手來指的年代,地圖就出現在生活之中。俄羅斯西伯利亞出土的海豹皮,透露出楚科奇人一萬八千年前遷徙捕獵的踪跡;位於阿爾及利亞的撒哈拉岩畫,隱藏了北非游牧先民跋涉取水的足跡,在南太平洋用植物編織的不規則藤網,是波里尼西亞人標識潮汐洋流與方位的航海圖。地圖(Map)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Mappa mundi,意思是「將世界繪在布上」,地圖以獨特的方式,描繪了世界與人的關係,並且教我們如何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自我定位。

  十八世紀愛爾蘭的思想家愛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1729 - 1797)曾經說過:「地理是關於塵世的學科,卻是如天堂般美好的科學」。當我們凝視地圖時,它也以獨特的方式形塑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與觀點。對於喜歡探險的人們,地圖上的未知永遠提供我們無限的想望與追求,哪裡有空白,就是我們出發的理由。

推薦序3

地圖指引的是夢想 【作家】張國立


  一四九二年八月三日,當哥倫布帶著三艘帆船從西班牙南部的帕洛斯港出發往西尋找通往印度的航道時,他主要依賴的是西元二世紀羅馬帝國科學家托勒密所著的《地理學》,這本書裡包括了一幅傳奇性的世界地圖。

  在相信地球是平的時代裡,托勒密地圖顯示出弧狀的球形世界,對歐洲、地中海與北非有詳細的說明,也將大部分空間留給空曠的亞洲。在歐洲的西邊是細長的大西洋,然後,地球的另一面便消失了。

  因此哥倫布拿著張完全沒有指引的地圖往西前進,他不怕途中遇到水怪,或掉進傳說中地球邊緣的深淵?

  很多年前我見到托勒密的地圖,忽然間明白了,哥倫布在地圖上看到的不是航線、目的地,他看到的是似乎就在眼前的未知世界與夢想。

  我養成看地圖的習慣始於高中,地理課本一冊冊,讀起來不知所云,可是配上地圖頓時發現其中的訣竅。從此一張張地圖,可以組成讀圖者的人生,例如我從日本JR火車上撕下來的北海道地圖,看著宗谷本線上的每一站,嗯,天鹽川溫泉,若是泡一下湯,能融化低溫裡早凍僵的四肢;音威子府有車站蕎麥麵,碗面冒出的熱氣能使殘酷的冰雪變得可愛;還有稚內,毛蟹與港口旁倉庫內堆滿了的鯡魚,因而宗谷本線的終點不是稚內,是彈跳於口中的海鮮。這張地圖使我胃腸蠕動、胃液泛濫,所指引的絕非單絕的路線而已。

  翻開另一張,《哈比人》小說最後面是折了四折的地圖,我瞪大眼蒐索,北方有堆滿寶藏的孤山,中間是精靈的森林,不需要電影,我已經能跟著比爾博無聲的腳步,走進托爾金想像中豐富的中土世界。

  已故的詩人林燿德在他寫的希臘旅行散文裡配了手繪的地圖,愛琴海不再是夾於經緯線間的小座座小山,而是奧狄賽流浪的路線、海神波賽登舉著三叉戟冒出於海面、唱歌使水手變成化石的女海妖。一下子,這幅引領我進入希臘神話的世界。

  在威尼斯總督府的地圖室內,看著不同年代繪製的世界地圖,原來在那個時代,即使人們能去的地方有限,但他們儘可能地蒐集旅人口述的情報,運用想像把世界組合成真實與幻想、線條與浪漫的空間。

  對,這才是地圖的真正價值。

  《地圖的歷史》不僅藉著史料述說地圖如何成為今天的模樣,也沒忘記中世紀地圖的生動程度,因為地圖的某個角落竟然畫著一隻龍,配上警語:「注意,這裡有龍。」

  地圖有生命,製圖人和他未來的讀者透過簡單的圖形交換對世界的期盼──這裡得說說我的一張地圖,那是父親留下一張手繪的地圖,他用毛筆畫出有山有水有些地名的小小地圖,夾在被蛀蟲啃去好幾個角的《國富論》內。我一直不明白畫的是什麼地方,但心裡已經設定那個打「X」的點,或許是父親留給我的寶藏地點?

  十多年前回到他的故鄉,將地圖給當地的朋友看,大家都不明白,直到一位坐在樓前蹺腳抽菸的大爺點著頭說:

  「哪塊?這是城外的茅山。」

  父親來自江蘇省的金壇市,原是茅山下的小鎮,據母親說,小時候他被送進這座道教名山當了幾年小道士。我坐了車再鼓足氣力拿著圖攀上山,當然沒有寶藏,不過我透過那張圖和早過世多年的父親做了深刻的交談,地圖上畫的是感情。

  現在,每個人利用手機或GPS把起點和終點打上,幾條幾何曲線領著我們的汽車以最短捷徑去目的地,地圖就如此被科技給歷史化了嗎?

  不,GPS表現出的充其量是路線,無法跟地圖的永恆性與故事性相比,在《地圖的歷史》裡,重新找回夢想的力量,尤其是憑藉著這本書,說不定能找回幾千幾百年前失落的空間,不管它地理性或故事性的存在。

  希望你以輕鬆的態度進入地圖的世界,閱讀其中隱藏的秘密,說不定你會比我成功,找到躲在角落裡的寶藏,也請留意,「這裡有龍」。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1996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自己形成的地圖

二○一○年十二月,臉書發表了一幅新的世界地圖,既美麗又震撼。人們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世界地圖——螢藍色光芒的薄透細線,像絲網般籠罩整張地圖。這幅地圖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中國與亞洲幾乎不存在,而東非看起來像是沒入海裡了,有些國家的位置也不太正確。這不是一張標記臉書全球使用者的地圖,而是臉書網絡所產生的地圖。這是一張同時由五億名製圖師所繪製的世界地圖。

臉書的實習工程師保羅.巴特勒,運用臉書的使用者中央資料庫,將使用者所在的經緯度與他們人際網絡地區的經緯度連結起來。巴特勒在他的部落格解釋道:「每一條線也許代表了旅行中結識的友人、旅居國外的家人,或是因為現實生活種種因素而久未聯繫的大學老同學。」

臉書當時有將近五億的使用者,因此他原先以為這會是一幅雜亂的地圖,紛亂的網線(就像早期電腦後方的樣子)最終會糾結成一團。巴特勒回憶道:「結果地圖開始繪製幾分鐘後,新的樣貌現身了,我有點訝異。預期中的一團亂轉變成一張詳細的世界地圖。不只可以看見幾個大陸,一些國界也非常清楚。不過,真正讓我詫異的是這些線條所代表的不是海岸,不是河流或是政治邊界,而是人們真實的關係。」

在巴特勒創造出這幅地圖的前一年,我採訪過臉書的創始人馬克.祖克柏,這幅地圖完美體現了當時他所說的話:「臉書不是一個新的社群,而是將世界上所有既存的不同社群描繪出來。」

數位革命——如此精準地以臉書地圖的形式展現出來——對於地圖製圖的改變,遠超過各個時代以來所有地圖學的創新發明。手機裡有地圖,電腦上有Google Earth,我們越來越難記起以前沒有這些東西時我們是怎麼過的了。

我大概記得以前我們都會買那種摺疊地圖,或是那種只在新品時摺起來、之後再也沒摺起過的地圖。或者我們會從架子上拖下重得可以讓人肩膀脫臼的地圖集,迅速翻閱索引,納悶著在美國到底有幾個地方叫斯普林菲爾德。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oAkKLB3.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2440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水里憂鬱症治療有效中醫診所信義鄉胸悶治療有效中醫診所信義鄉恐慌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員林頻尿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二林憂鬱症看什麼科 員林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鹿谷鄉口內疼痛中醫推薦 信義鄉心悸改善中醫診所 把脈超神的員林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彰師大附近推薦心臟無力感中醫推薦 大葉大學附近推薦昏眩改善中醫診所 治療效果不錯的草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員林肩膀緊繃酸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南投恐慌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o本月優惠訊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